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脐痈

脐痈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又名脐痈毒。生于脐中痈肿,系由心脾湿热火毒流入小肠经,或脐部搔抓染毒而成。症见脐部肿突,皮色或红或白,红则清解,以外痈治之;若色白宜隔蒜灸之;初起服仙方活命饮升麻;便结者服内疏黄连汤;溃后得稠脓者为顺,时出黄水为逆,易成脐漏,宜服黄连平胃散,或导赤散加归尾、赤芍银花,外用三妙散龙骨散干撒之。余治法参见外痈、条。

猜你喜欢

  • 中极

    ①经穴名。代号RN3。出《素问·骨空论》。别名玉泉、气原。属任脉。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4寸(《针灸甲乙经》)。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

  • 灰涤菜

    为灰藋之别名,详该条。

  • 胎毒发丹

    病名。《幼科准绳》集三。即胎热丹毒。见该条。

  • 追蚀脓法

    外治法之一。即将化腐药直接用于患处,以代替刀针排脓的方法。《外科理例》卷一:“使毒外泄而不内攻,恶肉易去,好肉易生也……若疮疖脓成未破于上薄皮剥起者,当用破头代针之药安其上,以膏贴之。脓出之后,用搜脓

  • 经水不调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 紫菘

    出《新修本草》。为莱菔之别名,详该条。

  • 紫酢浆草

    见《四川中药志》。为铜锤草之别名,详该条。

  • 剥苔

    舌苔剥落,长期剥蚀如地图状,多属虫积。若在热性病中,舌苔于一、二日内全部消失,舌光绛,或如镜面,多是正不胜邪,肝肾真阴亏损而邪气内陷的重证。《辨舌指南》:“舌苔忽剥蚀而糙干为阴虚,剥蚀边仍有腻苔为痰湿

  • 调鼎集

    食疗烹饪著作。10卷。著者不详。本书收录了馔肴1720种,并有调料、茶酒制作法及筵席格局等内容。多数资料采自《食觅鸿秘》、《闲情偶寄》等书。现仅有手抄本。

  • 五味之一。咸为水味,入通于肾,故为肾所主之味。《素问·宣明五气篇》:“咸入肾。”咸味药物多入肾经,有补肾填精或滋阴潜阳作用,前如鹿茸、海狗肾之类,后如龟版牡蛎之类。另外咸味药尚有软坚润燥通下作用,如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