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胎风

胎风

病证名。①婴儿禀赋不足,感受风寒而引起的抽掣。《圣济总录》卷一百七十二:“子在胞胎,禀受不足,肝心经虚。其及始生,乳养无法,触冒外风,或因断脐疮痂未敛,风邪一入,则令脏腑虚弱,经络不通,蕴结为热,盖风善行而数变,入营卫气血间,则令儿壮热吐吮,精神不宁,睡卧饶惊,手足抽掣,故名胎风。”治宜熄风镇痉。用羚角钩藤汤加减。②小儿初生,身皮如汤泼火伤者,为胎风(《保婴撮要》)。又名胎赤。治宜清泄热毒。母、婴内服清胃汤,外敷如意金黄散

猜你喜欢

  • 养阴清络饮

    《马培之外科医案》方。炙鳖甲、秦艽、黄柏、炙龟板、地龙、石斛、独活、赤芍药、川牛膝、当归、革薢、薏苡仁、桑枝。水煎服。治鹤膝肿热日久,夜间痛甚者。

  • 浮水麦

    见《本草蒙筌》。即浮小麦,详该条。

  • 阴户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妇女的阴道外口。

  • 脏器疗法

    用动物的内脏器官、组织、腺体等作为药物,预防和治疗疾病,称为动物脏器食疗方法,简称脏器疗法。因动物脏器组织系“血肉有情之品”,其作用主要是培补精血、补益脏气,故历史上又常称为“以脏补脏”。动物脏器作为

  • 振寒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发冷时全身颤动。有谓系战慄之轻者。《证治准绳·杂病》:“振寒,谓寒而颤振也。”《灵枢·口问》:“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栗。”《张氏医通·寒热门》:“

  • 病名。古亦作写。①泄泻的简称。亦有仅指水泻者。《奇效良方·泄泻门》:“泻者,一时去水如注泄。”详泄泻条。②指呕吐。魏·张揖《广雅·释宫》:“吐,泻也。”《礼记·曲礼》孔疏:“写谓倒转之也。”详呕吐条。

  • 盘龙草

    见《湖南药物志》。为东风菜之别名,详该条。

  • 天门冬汤

    《奇效良方》卷五十方。天门冬(去心)、远志(去心,甘草煮)、黄芪、白芍药、麦门冬(去心)、藕节、阿胶(蛤粉炒)、生地黄、当归、人参、没药、炙甘草各一钱。加生姜五片,水煎,不拘时服。治思虑伤心,吐血衄血

  • 江应宿

    【介绍】:明代医家。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名医江瓘之子,随父学医。二十岁后,游于江浙、山东、河北等地,博采验方治案。将父亲遗稿《名医类案》编次增补,用十九年功夫,先后修改五次才告完成。

  • 靛花

    出《简便良方》。为青黛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