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指古代将针具以某些药物煎煮处理后再用于临床的方法。出《世医得效方》。其法先用乌头、硫黄、麻黄、木鳖子、乌梅等在瓷石器内先煎一日,洗濯后再用没药、乳香、当归、花蕊石等再水煎一日,最后将针具“瓦屑打磨净
【介绍】:见徐春甫条。
证名。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指泻出物清稀夹杂不消化食物者。多因脾肾虚寒所致。治宜温中散寒,用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参寒泄条。
病名。顶骨前囟部损伤。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多因跌打、坠撞所致。轻者仅局部肿痛,骨缝绽开,泛恶昏睡;重者骨陷损脑,身软屈手,昏迷不醒,气息微弱。治疗参见脑骨伤条。
病证名。指由于所愿不遂而致之经闭。《叶氏女科证治》:“妇女情欲不遂,沉思积郁,心脾气结,致伤冲任之源,而肾气日消,轻则或早或迟,重则渐成枯闭。宜服秘元煎(远志、山药、芡实、炒枣仁、白术、茯苓、炙甘草、
病名。①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三。多由外受风湿毒邪,荣卫凝滞所致。发于小腿前面,患处肿胀,破则脓水淋漓,如水之注,缠绵难愈。相当于小腿湿疹。治宜疏风解毒祛湿。内服萆薢渗湿汤,外敷青黛散。②湿毒疮的又
病名。指疔之一。出《疡医准绳》卷二:“指疔生手指骨节间。”证治见指疔条。
见《外台秘要》卷二十。即葶苈丸第一方,见葶苈丸条。
六腑病候之一。三焦即上焦、中焦、下焦。其病有寒热虚实之分。《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诸病源候论·三焦病候》:“三焦气盛为有余,则胀气满
【介绍】:明代医生。江西弋阳人。年轻时业儒。后改学医。曾任太医院副使。随军征交趾,军中疾疫流行,他用苍术、黄柏煮汤治疗获效。继任荣藩良医正,据云曾做补唇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