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系指腮颊牙龈焮肿疼痛。多由邪火痰毒炽盛所致。症见腮颊肿起,牙龈亦肿或破溃,疼痛、饮食有碍、吞咽不利,苔黄脉数。《奇效良方》卷六十一:“腮颊结肿者是也,牙尽处肿破。”治宜解毒泻火,祛痰消肿。方可选
病名。出《医学入门》卷六。即足背发。见该条。
肝属木,脾属土。即肝郁脾虚。详该条。
《世医得效方》卷六方。荜拨二钱,牛乳半升。同煎减半,空腹服。治气痢,泄如蟹渤。
即宣肺。详该条。
书名。2卷。元·滑寿撰于1361年。作者鉴于《难经》原书有文字缺漏,编次错乱的情况,而历代注本又不够理想,遂参考元以前《难经》注本及有关医籍诠注,对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考订辨论。释义能融会诸家,结合个人
书名。3卷,补集1卷。清·张福田撰于1868年。作者认为:“脉必以《内经》为正宗”,遂辑录有关论述详注,首录《内经》脉要、诊候,次以仲景脉法及诸家脉学理论予以补充发挥,并分述30种脉之形象、主治,以及
练功方法。出《易筋经》。有三势:①第一势:取立位,两足分开,两手徐徐上提至胸前成捧球状。《易筋经》:“定心息气,身体立定,两手如拱,心存静极。”②第二势:两手分开,向两侧推移成侧平举状。《易筋经》:“
①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四种精微物质和动力基础。参营、卫、气、血各条。②温病学说借卫与营、气与血的阴阳表里相对关系,将温病传变由外而内、由气及血的过程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作为临床辨证论治的纲领。
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选择适当的中药和米谷配伍,再加入一定的调料同煮成粥。药粥治病已有悠久的历史,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十四种医学方技书中,记载有服食青梁米粥治疗蛇咬伤等方,这是我国现存记载最早的药粥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