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为石榴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为痈之发于耳门者。多由肝经火毒上灼所致。《疮疡经验全书》卷一:“耳门痈受在肝经,毒气传注,血不周流,此是恶毒证也。”治宜清肝解毒。初起可选用龙胆泻肝汤、神授卫生汤等加减。
【生卒】:498~583【介绍】:南北朝北周医家。一作僧坦,字法卫。吴兴武康(今浙江钱塘)人。父菩提受好医药。僧垣自幼通医,二十四岁时传家业,得梁武帝赏识。曾任梁代太医正等医官,《后周书》记其治验病案
【介绍】:见丁瓒条。
详红晕边黑舌条。
十三鬼穴之一。出《针灸大成》。即劳宫穴。参鬼路条。
出《本草经集注》。即桃茎白皮,详该条。
《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菊花、煅牡蛎各五钱,肉桂二两,瞿麦、蕤仁(去皮)、草决明、羌活各三两,茯苓四两,炒蒺藜(去皮)、细辛、防风、黄连各五两,斑鸠(去皮毛肠嘴爪,文武火连骨炙干)一只,羯羊肝(竹刀
热、热甚。指烧爆炙热。《素问·脏气法时论》:“禁犯焠热食。”谓禁过热饮食。
见《本草纲目》。为棕榈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