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经行头痛

经行头痛

病证名。亦名经来头痛经行辄头痛。指每逢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以头痛为主症的病症。多由气血虚弱、阴虚肝旺、肝郁气滞血瘀痰湿所致。若素体虚弱,或大病久病,失血伤气,经行时阴血下注冲任,气血益感不足,髓海失养,症见头痛头昏、心悸气短、神疲倦怠、经血量少,治宜益气养血,方用八珍汤加细辛蔓荆子;若素体阴虚或房劳所伤,肝肾亏损,精亏血少,经行或经后,阴血益虚、肝阳偏亢,阳盛风动,上扰清空,症见巅顶掣痛,头目昏眩,烦躁易怒,口苦咽干,治宜滋阴养血柔肝熄风,方用杞菊地黄丸钩藤、蒺藜;若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滞不宣、血行不畅、瘀阻作痛,症见头两侧胀痛,胸胁苦满,时欲太息,经来不爽,经色暗,治宜舒肝解郁,和血理气,方用柴胡疏肝散;若瘀血内阻络脉,使清窍不利,不通则痛,症见头痛剧烈,痛如锥刺,治宜活血通窍,方用通窍活血汤;若脾虚中州失运,不能散津布液,聚为痰湿,经行脾气益虚,升降失司,浊邪上扰清窍,症见头重昏痛,胸闷泛恶、治宜化痰降浊,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

猜你喜欢

  • 寒实结胸

    结胸证之一。又称寒结胸。指水寒互结胸膈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卷一:“结胸证,身无大热,口不燥渴,则为无热实证,

  • 中马忤

    病证名。即中马毒,详该条。

  • 小便

    即尿。了解小便性状及排尿情况是问诊内容之一。《素问·痹论》:“胞痹者,……涩于小便。”参尿条。

  • 火逆

    出《伤寒论》。指误用烧针、熏、熨、灸等火法,由此导致的变证。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柯琴注:“伤寒者,寒

  • 脑崩

    病名。鼻渊之别名。《外科大成》卷三:“鼻渊者,鼻流浊涕黄水腥秽是也,又名脑崩。”详鼻渊条。

  • 惊悸

    证名。①无故自惊恐惧而悸动不宁,名为惊悸。《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虚劳损伤血脉,致令心气不足,因为邪气所乘,则使惊而悸动不定。”参见心悸、怔忡条。②因惊而悸为惊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惊

  • 伤寒医鉴

    书名。1卷。金·马宗素撰。本书所论伤寒,多系温热范畴。自医鉴、脉证、六经传受起至小儿疮疹止共12条,每条先引《南阳活人书》,继引刘完素之说予以辨证,末以《素问》引文加强作者的看法。后人将此书编入《河间

  • 热化

    ①寒邪化热入里,寒从热化。②伤寒少阴病有热化之证。《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③五运学说术语。《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司天为热化。”参少

  • 李继皋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南行方》3卷,已佚。

  • 品胎

    出《褚氏遗书》。即一孕三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