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直肠泻

直肠泻

病名。指饮食不化随即泻出。又称直肠泄直肠直腹泄。《张氏医通·大小府门》:“药与食入口即泻下者,名直肠泻。”《医略六书·杂病证治》:“直肠泻,食入辄下完谷,参附理中汤加诃子肉果、煨木香。”亦可用木香散人参白术,以伏龙肝汤煎服,或大断丸。也有把食入即下之急暴者称直肠症,日久者称录食泻。《症因脉治》卷四:“直肠之症,急症暴症,录食之泻,久病缓病。”参刮肠、直肠泄、直肠条。

猜你喜欢

  • 伤寒腹胀

    病证名。指伤寒病邪传里所致的腹胀。又分热结膀胱腹胀,及阳明胃实腹胀,血蓄腹胀。《症因脉治·肿胀总论》:“伤寒腹胀之症,恶寒发热,自汗口渴,小便不利,小腹胀满,此热结膀胱之症。若里热不恶寒,自汗不大便,

  • 偓佺(wòquán 握全)

    【介绍】:传说中唐尧时期药学家,常在深山采药,有时也给人治病。

  • 臊疳

    病证名。见《洞天奥旨》卷十二。即瘙疳。见该条。

  • 血虚腹痛

    病证名。指因阴血亏虚、经脉凝涩所致的腹痛。《症因脉治》卷四:“血虚腹痛之症,偎偎作痛,如细筋牵引,下引小腹,上行肋梢,肢体瘦弱,面色痿黄,腹虽痛而不饱闷,痛无定处,此血虚腹痛之症也。”《证治汇补·腹痛

  • 肾主骨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指肾有充养骨骼的作用。肾藏精,精生骨髓,骨髓充实,骨则强壮。故有肾生骨髓,肾充则髓实之说。说明骨骼的生长、营养、功能与肾气的强弱有直接关系。

  • 五会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人迎,见该条。

  • 脚趾骱

    解剖部位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脚趾关节。

  • 痞气

    ①古病名。指脾积。见《难经·五十四难》。《济生方》卷四:“痞气之状,留于胃脘,大如复杯,痞塞不通,是为脾积。诊其脉微大而长,其色黄,其病饥则减,饱则见,腹满呕泄,足肿肉削。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治疗

  • 胎病作热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五十九。指婴儿眼多眵泪,二便不利,或利而有血水,甚至手常拳紧,脚常搐缩,眼常斜视,身常掣跳的证候。治宜大连翘饮子以解散诸热;继予消风散以祛风解痉。

  • 耳鸣

    病证名。指耳中自觉有各种声响。《灵枢·口问篇》:“人之耳中鸣者,何气使然?歧伯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临床上,耳鸣有虚实之分。如《医贯》卷五云:“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