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盗汗

盗汗

证名。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又名寝汗。指睡中出汗,醒后即止。多见于虚劳,以阴虚者为多。《医略六书·汗病》:“盗汗属阴虚……盗汗乃睡中汗出,醒则汗收,因阴气空虚,睡时卫气乘虚陷入,则表无护卫而营中之火独旺于外,蒸腾汗出,醒则卫气行阳而气固于表,其汗乃止,多见于虚劳之人,宜养阴清热。热盛者,当归六黄汤;阴虚者,六味地黄汤。”详见虚劳盗汗阴虚盗汗条。盗汗亦可因阳虚气虚肝热湿热外感热病等所致。《伤寒明理论·盗汗》:“杂病盗汗者,责其阳虚也,伤寒盗汗者,非若杂病之虚,是由邪气在半表半里使然也。”《张氏医通·盗汗》:“酒客睡中多汗,此湿热外蒸也,二妙散白术防风牡蛎。……伤寒阳明阳证盗汗,柴胡葛根随证主治。温热三阳合病,目合则汗,白虎汤。”《景岳全书·杂证谟》:“若睡中盗汗而无火者,宜参苓散、独参汤主之;若阳气俱虚者宜参附汤大建中汤之类主之。”《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中盗汗有阴火盛者,宜正气汤;有肝热甚者,宜龙胆散

猜你喜欢

  • 直肠痢

    病名。指痢疾之随食随痢者。清·陆子贤《六因条辨》:“伏暑痢色如冻,杂如水谷,肛垂里急,随食随痢,完谷不化,此直肠痢也。”治宜温脾涩肠为主,如桃花汤、赤石脂禹余粮丸、补中益气汤等方。参见痢疾条。

  • 二圣救苦丹

    即二圣救苦丸,见该条。

  • 尿白碱

    见《四川中药志》。为人中白之别名,详该条。

  • 振埃

    古刺法名,五节刺之一。《灵枢·刺节真邪》:“振埃者,刺外经,去阳病也。”阳病属外,故针刺循行于四肢体表的经脉(外经)予以治疗。该篇还指出,气满闭塞,咳逆喘息等取用天容,廉泉等穴即属本法,并谓其“病恶埃

  • 大金雀

    见《江苏药材志》。为红旱莲之别名,详该条。

  • 龚应园

    【介绍】:见龚居中条。

  • 穿心脚底风

    病名。即漏蹄风。详见该条。

  • 腰带藤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扁担藤之别名,详该条。

  • 缠喉

    病名。见《脉因证治》卷下。《咽喉脉证通论》:“此症风因痰湿热,久积于内;或食炙煿厚味太多;或房劳抑郁所致。症见耳下红肿,渐趋项下及结喉之间。一边者轻,两边者重。喉内帝丁左右两旁如蛇盘之状,有黄白二色,

  • 许洪

    【介绍】:南宋医家。曾任太医局助教,并差充四川总领所检察惠民局。嘉定元年(1208)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作序,并编次《指南总论》3卷,附于书后(原在卷首),简述药物合和、炮制及几十种病证、治法及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