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罗锅底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张琰条。
【生卒】:1340~?【介绍】:明代医家。字宗道。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幼年学儒,后学医。根据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对张仲景的方剂加以注释,编成《金镜内台方议》。在晚年(82岁)时搜集有效验方,编成
即髃骨。详髃条。
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目干涩,详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甘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备急千金翼方》卷十一。同眼暗,即目昏。详该条。
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卷五十七。煅软石膏、制半夏、制天南星、炒香附、炒栀子各等分。为末,米粥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姜汤送下。治嘈杂暖气。
【生卒】:1864~1924【介绍】:清末至民国时期医家。字甘仁,江苏武进孟河人。曾在上海等地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女子中医专门学校等,培养中医人材。民国时期上海等地有不少著名中医,曾随从丁氏学医。还
病名。见《审视瑶函》。即水晶障证。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