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针感,指患者对针刺所产生的酸、麻、重、胀或触电样等感觉反应。不同针感的出现,和患者的体质、病种、针刺的部位以及刺激量的大小有关。凡进行针刺治疗,一般均要求有适当的针感,才能获得预期的疗效。至于针刺
【生卒】:1834~1894【介绍】:清藏书家。字刚甫,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咸丰(1851~1861)间举人,光绪(1875~1908)间官至福建盐运使。精于校勘学、目录学。其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冲疽①。见该条。
见《苏州本产药材》。为鼠妇之别名,详该条。
躁证之一。指因热盛而躁急、躁动者。《赤水玄珠·烦躁门》:“阳躁者,烦渴欲饮,愤激躁怒,二便不利。经云: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者是也。”参见躁条。
病名,指小儿疳积诱发眼疾。见《卫生宝鉴》卷十,又名疳眼、小儿疳眼外障、小儿疳伤眼目、疳毒眼、疳病攻眼症、疳疾上目。其发病多因脾胃亏损,精血不足,目失濡养,肝热上冲所致。眼部干涩羞明,白睛失去润泽,黑睛
《疡医大全》卷二十五引岐天师方。轻粉、茯苓各一钱,雷丸三钱。为末,敷患处。治人面疮,生于膝肘,疮形似人面。
出《吴普本草》。为昆布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类梧桐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1463~1539【介绍】:明代医家。字省之,别号石山。安徽祁门人。父亲汪渭(公望)是当地名医。他随父行医几十年,成为当代名医。编著有《石山医案》、《医学原理》、《本草会编》(佚)、《读素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