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珍珠草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喉咙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喉咙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濒湖集简方》。为棕榈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多由素体阴虚,操劳太过,虚火上炎薰灼咽喉所致。症见咽喉干燥疼痛,两边生白点,三、五集簇,白而光亮,形似珍珠,但并无形寒身热,此点与白喉迥异。治宜滋阴清热。可选用清咽润燥汤、养阴清肺汤、知柏地黄汤
见.《本经逢原》。即芦叶,详该条。
拔罐法的一种。是利用注射器等工具抽去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之吸住在皮肤上。本法所用罐子,多用青霉素等废瓶将底切去,磨至光平而成。施用时,将罐子紧扣在需要吸拔的部位上,用注射器从橡皮塞内抽去罐内空气,即能
病证名。《外科正宗》卷四:“口破者,有虚火、实火之分;色淡、色红之别。虚火者,色淡而白斑细点,甚者显露龟纹,脉虚不渴;此因思烦太甚,多醒少睡,虚火动而发之,四物汤加黄柏、知母、丹皮、肉桂以为引导……。
病证名。见《类证治裁》卷三。指真元欲脱所致的呃逆。为虚脱重症。《景岳全书·呃逆》:“凡以大病之后,或以虚羸之极,或以虚损误攻而致呃逆者,此最危之证。”《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若呃一、二声而音低者,中
证名。指下焦闭塞不通所致的痞症。《华氏中藏经·辨三痞证并方第四十六》:“下痞者,小便不利,脐下满硬,语言蹇滞,腰背疼痛,脚重不能行立者是也。”宜用瞿麦头子、官桂、甘遂、车前子等药。参见痞有关条。
出《儒门事亲》卷五。即子喑。详该条。
①痿证之一。亦称肝痿。由于肝热内盛,阴血不足,筋膜干枯所致。证见肢体筋急拘挛,渐至痿弱不能运动,伴有口苦,爪枯等症。《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官吏。字汝永,鄞县(今属浙江宁波)。曾任总兵马等官职,在抗御倭寇入侵我国沿海上有功。曾把所得到的经验方及脉诀药性等材料,增入其父万表所刊刻的《济世良方》一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