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瘭疽

瘭疽

病名。①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又名蛇瘴、虾眼、南方称著毒。由外伤染毒入于肌肤筋骨所致,或脏腑火毒凝结而成。其证随处可生,好发于手、足指端。《外科大成》卷四:“瘭疽……初出红点,次变黑色,小者如黍如豆,大者如梅如李,肿痛应心,腐烂筋骨,脓如小豆汁。”治宜清热解毒,消毒止痛。初服射干汤漏芦汤。外贴蟾酥饼寒热多作者服黍米寸金丹夺命丹;红肿游走不定者,离宫锭涂之;毒甚成脓者,宜切开去腐,按溃疡治疗。本病泛指体表的一种化脓性感染。但今习称之瘭疽,仅指手部感染,与本病古义略异。②手心毒之别称,出《疡科心得集》卷上。详该条。

猜你喜欢

  • 导气法

    ①针刺手法名。《灵枢·五乱》:“徐入徐出,谓之导气。”指进针后,徐缓入针,得气后再徐缓出针的方法。②即行气法,见该条。

  • 疠疡风

    病名。生于皮肤的一种表浅癣疾。《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疠疡者……人有颈边,胸前,腋下,自然斑剥点相连,色微白而圆,亦有乌色者,亦无痛痒,谓之疠疡风。”多由风邪湿热郁于皮肤,久而不散而成。好发于颈旁、

  • 疳湿

    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卷五。又名疳、湿、疳湿疮。古人认为疳湿是由于久利脾胃虚弱,肠胃之间,虫动侵蚀五脏,使人心中烦懊,其虫上蚀则口鼻齿龈生疮,下蚀则肛门烂痒。用《千金》姜蜜汤(生姜汁、白蜜、黄连),送

  • 心手少阴经病证

    病证名。指手少阴心经经气异常而致的病症。《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 小儿肿满

    病证名。①水气流溢于皮肤而致的水肿。《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小儿肿满,由将养不调,肾脾二脏俱虚也。肾主水,其气下通于阴;脾主土候肌肉而克水,肾气不能传其水液,脾虚不能克制于水,故水气流溢于肌肤,故令

  • 岗油麻

    出《生草药性备要》。为山芝麻之别名,详该条。

  • 清胆利湿汤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南开医院)。柴胡9~15克,黄芩、半夏、木香、郁金、车前子、木通、栀子、生大黄(后下)各9克,茵陈15克。水煎服。功能舒肝理气,清热利湿。治湿热型急性胆囊炎,右胁持续性

  • 爪甲

    指(趾)甲的通称。《证治准绳》卷三:“爪甲边缘结脓,剧者爪皆脱落。”

  • 穴位

    俗称穴道。《内经》名腧(俞、输)、气穴。《针灸甲乙经》又名孔穴。即腧穴。俞有输注的含义,穴有空隙的意思。为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处所。它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可反应各脏腑生理或病理的变化,也可接

  • 胡道洽

    【介绍】:见胡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