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痰呕

痰呕

病证名。又名痰饮呕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素盛今瘦,肠中沥沥有声,食入即呕,食与饮并出,名曰痰呕。”详痰饮呕吐条。

猜你喜欢

  • 眼棱

    解剖部位名。见《原机启微》。即眼弦。详该条。

  • 安蚘散

    《张氏医通》卷十四方。乌梅肉三钱,黄连、蜀椒、藿香、槟榔各一钱,铅粉、白矾各半钱。为末,每服三至四钱,水煎,空腹服。治吐蛔属热者。

  • 病证名。①指因饮食水谷误入气管致肌肉痉挛而引起。例如呛逆、呛食……等。②称受有害气体刺激致气逆而咳嗽者为呛。

  • 厚白滑苔

    苔白而厚,津液甚多。此为脾阳不振,寒湿停滞之象,宜温中健脾化湿(见《伤寒舌鉴》)。

  • 小叶团花

    见《广西中草药》。为水杨梅之别名,详该条。

  • 王季稚

    【介绍】:见王幼孙条。

  • 光剥舌

    舌苔突然消失,如剥脱样的舌象。多属胃阴枯竭、胃气大伤的证候。如见舌的后半部剥苔,是病邪入里未深而胃气已伤。舌前半部剥苔,是表邪虽减,但胃肠有积滞或有痰饮;舌心剥苔是阴虚、血虚或胃气受伤。《辨舌指南》:

  • 虚火耳痈

    病证名。《疡科心得集》卷上:“所谓虚火耳痈者,或因肝胆怒火遏郁,或因肾经真阴亏损,相火亢甚而发。”即耳痈之一种。详该条。

  •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丛书名。简称《医统正脉》。明·王肯堂辑。刊于1601年。共44种。辑录自《内经》起至明历代医家的重要医著,如《素问》、《灵枢》、《甲乙经》、《中藏经》、《脉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

  • 赤龙皮

    ①见《本草纲目》。为松木皮之别名,详该条。②出《肘后方》。为槲皮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