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痘疮夹痧

痘疮夹痧

病证名。又名痘夹疹痘疮夹有痧子的证候。《医宗金鉴·幼科》:“痧亦疹类,但形如粟米,尖圆白硬,内含清水为异。此亦热毒所发,往往夹痘而出,宜于疏散,以荆防败毒散主之。”

猜你喜欢

  • 阳刺

    古刺法名。《黄帝内经太素·杂刺》:“在头疾头痛……阳刺,入一旁四。”指治疗头痛,用正中一针,四旁各刺一针的刺法。即《灵枢·官针》所述十二刺之扬刺。《素问·长刺节论》所载阴刺之法亦同此,谓“入一旁四处”

  • 正对口疔

    病名。见《治疔大全》。疔疮生于颈后正中(天柱骨间)对口处者。初起痒而不痛,有一小吻,顶上一小点如麻子大,或红或黄,治宜急刺百劳、委中二穴。详见疔疮条。

  • 睥倦

    病证名。见佚名《双燕草堂眼科》。即上胞下垂。详该条。

  • 时病论

    书名。8卷。清·雷丰撰于1882年。此书专论时病(指四时感受六气为病),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的理论,分述春温、风

  • 鬼禄

    经外奇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悬命,见该条。

  • 竖弦

    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疝之俗称。详疝条。

  • 毛藤果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鬼目之别名,详该条。

  • 冷利

    八利之一。小儿脾胃嫩弱,寒湿内侵或伤生冷,以致脾胃虚寒,运化失常。症见利下白色粘液,手足冰冷,渴喜饮热等。治宜温运脾阳。用附子理中汤等方加减。

  • 二合

    经脉的表里关系组合。出《灵枢·经别》。指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别相合而言。

  • 经来音哑

    病证名。即经行音哑。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