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指头晕目眩。多由血气亏损,风邪上乘所致。《圣济总录》卷十六:“风头眩之状,头与目俱运是也。五脏六腑之精华,皆见于目,上注于头。风邪鼓于上,脑转而目系急,使真气不能上达
病证名。见《类证治裁·腰痛》。又称风腰痛。详该条。
病证名。出《银海精微》。即瞳神缩小。详该条。
指手太阳小肠经经气异常而致的病证。《灵枢·经脉篇》:“小肠手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嗌痛,颌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膈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颌、肩、臑、肘、臂外后廉痛。为此诸病,盛则
即妊娠病。详该条。
病名。指痢疾之传染性强而病情危重者。见宋《史载之指南方》。亦称“疫痢”、“时疫痢”。《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温病方》已有“天行毒病,挟热腹痛,下痢,升麻、甘草、黄连、当归、芍药、桂心、黄柏各半两,以水
《喉科指掌》方。黄连、木通、金银花各一钱,白藓皮、黄芩、紫花地丁、当归、赤芍药、生甘草、连翘、天花粉、草河车、知母(盐水炒)各二钱,生栀子、川芎、皂角刺各一钱五分,乳香五分,生龟板三钱。水煎服。治烂喉
书名。1卷。秋田散人撰,撰年不详。本书以论述杂症为主。首列提纲,次分风、寒、暑、湿、燥、火、脾胃、气、血、痰、虚、妇人共十二门,扼要地叙述多种常见病证的病因、症脉及治疗大法,不介绍具体治疗方剂,后编入
见《本草纲目》。为凤眼果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证治准绳·喘》。指胃气上逆所致的气喘。《医贯·喘》:“胃络不和喘,出于阳明之气逆,阳明之气下行,今逆而上行,故喘。”多因痰湿中阻,而致胃失和降。治宜和胃理气,化痰降逆,如分气紫苏饮、指迷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