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疔疮

疔疮

病名。出《仙传外科集验方》卷六。①泛指多种疮疡,见条。②疮疡的一种,又名丁疮丁肿疔肿疔毒疵疮。《外科精义》卷上:“夫疔疮者,以其疮形如丁盖之状是也。”因其形小,根深、坚硬如钉而得名。或因饮食不节或不洁,或外感风邪火毒,或外伤感毒而发;多发于颜面,其次为四肢躯干。发病急,变化快,初起如粟,坚硬根深,继则焮红发热,肿势渐增,疼痛剧烈,待脓溃疔根出,则肿消痛止而愈,若处理不当,或热毒太盛,易致走黄。内治清热解毒,服五味消毒饮消疔简便方;火毒盛者,可服黄连解毒汤解毒大青汤;若溃后余毒未尽,五心烦热者,宜服人参清神汤,若出脓之时气虚者,宜服内托安神散外治用烟油膏(旱烟管油)厚敷疔疮四周,留头,疔破出水即愈;亦可用猪胆汁与雄黄、京墨、姜汁混合外敷疔疮四周;或用蓖麻子一粒去油,乳香一分去油共捣烂用饭和为饼贴之,可拔疔毒;亦可外敷黄连软膏,玉露膏等;若成脓则可用五五丹或八将丹撒疮口,以提脓去腐(面部忌用升丹制剂),腐去则用生肌玉红膏生肌散以收口。

猜你喜欢

  • 龙树菩萨眼论

    见龙树眼论条。

  • 翰林医官院使

    宋代医官职称。系翰林医官院之最高官职,共2人,掌管全院工作。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 陈岳谿

    【介绍】:见陈文治条。

  • 筋急

    证名。指筋脉拘急不柔,屈伸不利。出《素问·五脏生成篇》。多因风寒侵袭筋脉,或肝热筋伤,或血虚津耗,筋脉失养所致。《诸病源候论·筋急候》:“凡筋中于风热,则弛纵;中于风冷,则挛急。十二经筋皆起于手足指,

  • 妊娠燥渴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即妊娠烦渴,详该条。

  • 蛇退草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夜关门之别名,详该条。

  • 轻剂

    十剂之一。用轻清升散药物组成,具有解除肌表邪气作用的方剂。《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张从正曰:“风寒之邪,始客皮肤,头痛身热,宜解其表。《内经》所谓因其轻而

  • 浮疽漏

    古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多因忧郁思虑而得。症为颈部或腋下生核,伴有寒热,终成漏症。初宜内服犀角散。破溃有脓者可用雄黄一分,白矾一分,龙胆三分,细辛半两,川大黄半两,地胆半两,石决明一分,续断

  • 地支

    参见十二地支条。

  • 脑户

    ①头的后方,枕骨部位。《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阳之胜……头项囟顶脑户中痈。”②经穴名。代号DU17。出《素问·刺禁论》。别名匝风、会额、合颅。属督脉。督脉、足太阳之会。位于头正中线,风府穴直上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