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晏先生
【介绍】:
见皇甫谧条。
【介绍】:
见皇甫谧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蕨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见《经外奇穴汇编》。位于髂前上棘下方凹陷(维胞)斜下1寸处;或于维道穴斜下2寸处取穴。主治子宫下垂。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竹凌霄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千金要方》卷三,亦名小户嫁。指妇女阴户小,性交时疼痛。《女科经纶》卷八:“妇人小户嫁痛连日,方用甘草、生姜、白芍、桂心、酒煮温服。又方疗嫁痛:一味牛膝或一味大黄,酒煮服。又乌贼鱼骨烧末,酒吞
指肺气失却清肃下降功能的病机。肺气以清肃下降为顺,如病邪犯肺(包括外感、内伤等各种病因),影响清肃下降,可出现咳嗽、痰多、气促、胸膈胀闷等证候。久患咳嗽的病人,肺气损伤,肃降失常,可进一步导致肺气上逆
病证名。《竹林寺女科秘方》:“胎前发晕,此症因血去荫胎,缺少神气故也,宜用八珍汤扶养神气为主治之。”
古病名。指血脉枯涩败绝的疾患。《备急千金要方·心脏》:“扁鹊云:脉绝不治三日死,何以知之?脉气空虚,则颜焦发落。脉应手少阴,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血先死矣。”参见脉极条。
病名。发于肘窝、腘窝的一种湿疮。出《医宗金鉴》卷七十一。由于风邪袭入腠理兼挟湿热所致。常见于儿童。好发于对称的肘窝、腘窝、踝侧等处。患处皮肤初起红斑,继起丘疹,水疱,瘙痒,搔破糜烂浸淫,时轻时重,日久
病证名。指小儿伤风咳嗽而吐痰涎的证候。多由风邪入于肺胃,入里化热,灼液成痰,痰结胸中,以致肺气不宣而成。《幼科金针》:“伤风嗽吐者,寒气滞于胸中,肺气不顺,连嗽不止而吐也。”常伴有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方。吴茱萸一两三分,白术五两一分,猪膏五两,宿姜汁八两。前二味为末,纳姜汁、猪膏中,煎成胶饴,每服一大匙,食前温酒调下。治脾劳虚寒,气胀咽满,食下不通,噫宿食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