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白花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流痰病的一种。见《医门补要》卷中。多发于儿童。起病胸前逐渐高凸,按之发硬,皮色不变,状如鸡胸,伴有咳嗽、气喘、潮热、盗汗、消瘦等症;久则溃流稀脓,易成瘘管,日久难愈。相当于胸骨结核。治宜服补肺养阴汤加
【介绍】:见韦慈藏条。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卷五十七方。升麻、雄黄。先煎升麻浓缩去渣,用棉燕脂于汤内揉出红汁,再加雄黄细末,调匀贴患处。治小儿痘攒聚耳后高骨。
1991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传统医药大会所诞生的文献。全名为《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药北京宣言》,指出:“传统医药是数千年来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瑰宝,对人类健康和医学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面对着现代科
头部。因头位居于人体之首,故名。《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
古针具名。即镵针。《针灸大成》:“镵针……今之名箭头针是也。”
舌根有白苔,舌尖淡红。为表证之候。若恶寒,身热,头痛者宜发汗解表。亦可见于太阳府证,其症头痛发热,烦渴饮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宜用化气利水之五苓散治之(见《伤寒舌鉴》)。
外感风热之邪,或风寒郁而化热,致肺气宣降失常,证见恶寒发热,咳嗽,咯痰黄稠,不易咳出,舌红脉浮数;或兼见咽喉疼痛,鼻流浊涕,口干欲饮等症;重症可见气喘鼻煽,烦躁不安等。治宜疏风泄热,辛凉解表。
隅,两边相交成角。即曲周,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