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热喘

热喘

证名。指肺热炽盛的气喘。《古今医鉴·喘急》:“肺实肺热,必有壅盛胸满,外閧上炎之状。”多由肺受热灼,水津不能下行,痰火壅阻气道所致,常发于炎夏季节。治宜泻热清肺为主。《临证指南医案·喘》邵新甫曰:“实而热者,不外乎蕴伏之邪,蒸痰化火,有麻杏甘膏、《千金》苇茎之治也。”双玉散(丸)、玉液散泻火清肺汤泻白散桑白皮汤等方,均可选用。参见火喘条。

猜你喜欢

  • 绞肠痧

    病名。①痧证之一。一名盘肠痧。《杂疾源流犀烛·痧胀源流》:“绞肠痧,心腹绞切大痛,或如板硬,或如绳转,或如筋吊,或如锥刺,或如刀刮,痛极难忍。轻者亦微微绞痛,胀闷非常,放血可愈。若不愈必审脉症何因,辨

  • 了了

    瞭然,视物清晰,精神清爽。《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又:《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

  • 目窠

    窠,即窝穴。眼的凹陷处,包括眼眶、上下眼胞。《灵枢·水胀》:“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

  • 否格

    病名。指阴阳之气阻塞不通所致的疾患。《华氏中藏经·阴阳否格论》:“否格者,谓阴阳不相从也。阳奔于上则燔,脾肺生其疸也,其色黄赤,皆起于阳极也;阴走于下则冰,肾肝生其厥也,其色青黑,皆发于阴极也。疸为黄

  • 塘西痧药方

    见《集验简易良方》卷一。即蟾酥丸第六方,见蟾酥丸条。

  • 足少阳之正

    十二经别之一。出《灵枢·经别》。即足少阳经别,见该条。

  • 李诇(xiòng)

    【介绍】:见李调条。

  • 小中

    病名,指中风轻症。《世医得效方·风科》:“中风要说:若风归手足,名曰小中。”《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小中者何?其风之中人,不至如脏腑血脉之甚,止及手足者是也。若遇小中症,切不可用正风药深切治之,

  • 栝蒌枳实汤

    ①《增补万病回春》卷二方。①栝蒌仁、枳实(麸炒)、桔梗、茯苓、贝母、陈皮、黄芩、栀子各一钱,当归六分,砂仁、木香各五分,甘草三分。为粗末,加生姜,水煎去渣,入竹沥、姜汁少许和服。治痰结咯吐不出,胸膈作

  • 意气功

    气功的一个流派,传岳飞得自汤阴大佛寺慈慧禅师。近代介绍,该功法始于王贤宾(1931年)所著《意气功详解》。设想将周身之气聚成球于心上,然后周游全身,复回心。全功用十分钟。据云有良好的防治疾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