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中药炮制法之一。把药材与液体辅料同炒,使辅料渗入药材之内,故又称合炒。按辅料的不同,可分下述几种:①酒炙。有两法:一是先将药材与酒拌匀,再加热炒至微黄;二是先将药材炒至微黄,再把酒洒入,略炒片时。如炙制当归、川连等。②醋炙。用米醋炙如上法。如炙制香附子、三棱等。③盐炙。先将盐加水适量溶化,再与药材同炒。如炙制橘核、黄柏等。④姜炙。先将姜捣烂取汁,再与药材同炒。如姜制竹茹等。⑤蜜炙。将药材与蜂蜜拌匀,再加热同炒。如炙制甘草、枇杷叶等。⑥米泔水炙。用米泔水浸后再炒。如炙制苍术等。⑦羊脂炙。也叫酥炙。取羊脂与药材同炒。如炙制淫羊藿等。⑧童便炙。取药材与童子小便同炒,如炙制香附子等。⑨鳖血炙。先将鳖血加少量清水与药材同拌匀后,放置一时许,在锅中炒至变色即可。如鳖血炙柴胡等。⑩矾炙。先将矾加水溶化,洒入炒热的药材中,炒至干燥为度。如炙制郁金等。⑾药汁炙。取药汁与药材同炒。如甘草汁炙吴茱萸等。

猜你喜欢

  • 肠痫

    病名。《备急千金要方》卷五:“肠痫之为病,不动摇。”参痫条。

  • 腿发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箕门痈。见该条。

  • 标幽赋

    见针经指南条。

  • 李惟熙

    【介绍】:宋代医生。舒州(今安徽舒城)人。喜爱研究植物,对一些药用植物的药性能提出一定的见解。

  • 消肌

    病证名。为小儿消渴之一。即消中。宋·黎民寿《简易方》:“若热蓄于中,脾虚受之,伏阳蒸内,消谷善饥,食欲倍常,不生肌肉,好饮冷水,小便频数,色白如泔,味甜如蜜,名曰消中,又曰脾消,属于中焦,病在水谷之海

  • 伤寒论翼

    书名。2卷。清·柯琴撰于1674年。作者对前人编集、校注、整理《伤寒论》持有异议,认为“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六经中各有伤寒,非伤寒中独有六经也”。本此,柯氏于上卷列论伤寒大法、六经、合

  • 肩中俞

    经穴名,代号SI15。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小肠经。位于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处(《针灸甲乙经》,《循经考穴编》)。另说“大杼旁二寸”(《医学入门》);“肩外俞上五分”(《针灸集成》)。布有

  • 方盛衰论篇

    《素问》篇名。方,比较的意思;盛衰,从比较而来,故名。本篇主要讨论阴阳盛衰逆从的道理,并从年龄、季节等方面来说明人身阴阳逆从的变化。方中还认为产生各种梦境是由于五脏虚实的变化而致阴虚阳亢的现象。同时又

  • 水吐丝

    见《江苏药材志》。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 肾藏精

    肾的主要功能之一。包括:①藏生殖之精,主管人的生育繁殖。②藏五脏六腑之精,主管人体生长发育。为生命之根、生身之本。《素问·六节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