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沟草
见《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即溪黄草,详该条。
见《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即溪黄草,详该条。
证名。指阳气虚弱所致的证候。见《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二。症见面少华,食欲不振,得热则舒,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白,脉沉迟缓弱等。治宜温补为主。选用理中汤、《金匮》肾气丸等方。参见虚证、寒证条。
【介绍】:宋代医生。撰《妙济方》一卷,佚。
证名。指手足弛缓软弱无力。多由风、寒、湿邪阻遏经脉所致。《千金要方·诸风》:“中风,身体疼痛,四肢缓弱不遂。”可用羌活汤、五痹汤等。本证可见于中风、痹证等。
经穴名。代号ST8。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足少阳之会。位于头部额角入发际0.5寸,距头正中线4.5寸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另说“在额角发际侠本神两旁各一寸五分”(《针灸甲乙经》
即推拿。参见摩娑条。
【介绍】:明代官吏兼本草学家。字正宇,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其父李尚袞曾中进士,他亦考中进士,曾任大理寺评事等官职,兼通医术,尤精于本草,于1593年编撰成《本草原始》一书(1612年刊行)。其特点
洩通泄。即遗精。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友夏。安徽祁门人。少时业儒,年长钻研医学,读《内经》等医书,为人医病,每有良效,撰有《扶婴录》一书,未见刊行。
①五运六气的六气之一。《素问·天元纪大论》:“阳明之上,燥气主之。”《素问·气交变大论》:“岁金太过,燥气流行。”参五运六气条。②六淫之一。参见燥条。
即寸口。《灵枢·终始》:“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详寸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