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烦为心热、郁烦;躁为躁急、躁动。烦与躁常并见,而有先后之别。《伤寒明理论》卷二:“所谓烦躁者,谓先烦渐至躁也(先躁后烦,称为躁烦)。”本证有虚实寒热之分。在外感热病中,凡
病名,指咳而肠中排出气体者。《素问·咳论》:“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治用芍药甘草汤,清宫丸或桔梗汤加人参、茯苓、橘红、五味等。参见咳嗽条。
有虚火实火之分。肺阴虚而生火则为虚火,肺热盛极化火则为实火。临床表现参肺阴虚、肺实热条。
即葛根黄芩黄连汤,见该条。
见国医百家条。
十五络脉之一。《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脉从胸骨剑突下方的鸠尾穴处分出,向下散于腹部。本脉发生病变:“实则腹部皮肤疼痛,虚则腹部皮肤搔痒。”
【介绍】:见祁坤条。
《眼科纂要》卷上方。桑白皮四两,天门冬、麦门冬、黄芩、菊花、生地黄(酒洗)、当归尾各一两,茯苓五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三钱,不拘时茶水送下。治胬肉攀睛。
见《贵阳民间药草》。又名朱砂草、反背红、叶下红、铺地虎。为唇形科植物血盆草Salvia cavaleriei Lévl.或单叶血盆草S.cavaleriei Lévl.var.simplicifoli
书名。4卷。明·周履靖撰。刊于1582年。本书是作者亲自在山野采集可食的野生植物,通过访问,绘图的实践所编成的一部野菜食谱。卷1~2共收野菜101种,均绘图并以诗赋的形式介绍其采集时间及食用法。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