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湿热痉

湿热痉

病名。指由湿热病传变所致的痉症。多因湿热挟风,侵入筋脉;或邪入手足厥阴,热盛动风所致。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宜鲜地、秦艽威灵仙滑石苍耳子丝瓜藤海风藤、酒炒黄连等味。”“湿热证,壮热口渴,舌黄或焦红,发痉,神昏谵语或笑,邪灼心包营血已耗,宜犀角羚羊角连翘、生地、玄参钩藤、银花露、鲜菖蒲至宝丹等味。”“湿热证,发痉,神昏笑妄,脉洪数有力,开泄不效者,湿热蕴结胸膈,宜仿凉膈散;若大便数日不通者,热邪闭肠胃,宜仿承气微下之例。”“湿热证,壮热烦渴,舌焦红或缩,斑疹胸痞,自利,神昏痉厥,热邪充斥表里三焦,宜大剂犀角、羚羊角、生地、玄参、银花露、紫草、方诸水、金汁、鲜菖蒲等味。”湿热痉亦有因热闭所致者:“湿热证,发痉神昏,独足冷阴缩,下体外受客寒,仍宜从湿热治,只用辛温之品煎汤熏洗。”“湿热证,发痉撮空,神昏笑妄,舌苔干黄起刺或转黑色,大便不通者,热邪闭结胃腑,宜用承气汤下之。”参见条。

猜你喜欢

  • 蚕豆衣

    见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即蚕豆壳,详该条。

  • 大肠咳

    病证名。指咳而大便失禁者。《素问·咳论》:“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矢。”治用赤石脂禹余粮汤、桃花散,或用补中益气汤去升麻,加桔梗;或用回风养脏汤等。参见咳嗽条。

  • 凝翳通明散

    《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卷七十七方。防风一钱半,茺蔚子、人参、桔梗、茯苓各一钱,玄参、车前子、柏子仁各二钱。为粗末,水煎,食后服。治黑水凝翳内障,症见瞳仁微大,瞳内微青白色,大小眦头涩痛,眼中见花,

  • 山绿豆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望江南子之别名,详该条。

  • 七死脉

    亦称七怪脉。详七怪脉。

  • 真脏

    五脏之真气。《素问·阴阳别论》:“所谓阴者,真藏也。”《素问·示从容论》:“真脏坏决。”

  • 惊者平之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①惊悸怔忡、心神慌乱的一类病症,可用重镇安神法或用养心安神法以平定之。②小儿惊风抽搐一类病症,可用镇静平肝法,如磁朱丸之类平之。

  • 王朝弼

    【生卒】:十三世纪【介绍】:宋代学者,兼通医术。字良叔。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常收集秘方,撰有《金匮歌》一书。

  • 津血同源

    津和血均源于饮食精气所化,同属人体的阴液。它们在生理上互相作用,互相转化,参与周身体液的调节,病理上则互相影响。《灵枢·营卫生会》:“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因大汗则津泄,故对失血、贫血者不宜发汗

  • 交肠

    病名。指大便时有尿液从肛门流出,小便时有粪质自尿道排出。《证治要诀·大小腑门》:“交肠之病,大小便易位而出。盖因气不循故道,清浊混淆。宜五苓散、调气散各一钱,加阿胶末半钱,汤调服,或研黄连阿胶丸为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