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6卷。清·袁句撰。刊于1755年。卷1~3专论痘疹的治疗;卷4为痘疹图说;卷5论药性;卷6备用诸方,共录验方11首。此书又有4卷本,名《痘症精言》,内容略有增补。
见《福建中草药》。为空心苋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圣济总录》卷七十七:“凡下痢脓血间杂瘀黑有片,如鸡鸭肝,与血俱下者,蛊痢也。此由岁时寒暑不调,湿毒之气,袭人经脉,渐至藏府,毒气挟热,与血相搏,客于肠间,如病蛊注之状,故名蛊痢也。”蛊毒下痢,
病证名。出《灵枢·杂病》。指鼻出血。《诸病源候论·鼻病诸候》:“血性得热,则流散妄行。从鼻出者,谓之衄。”也有统指鼻、齿、耳、目、舌以及皮肤不因外伤的出血者。详见鼻衄、衄血等条。
见《河南中草药手册》。为鹿角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经解要条。
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按五音建运理论,征代表火运,故太过之火运称为太征。
《证治准绳·幼科》集五方。前胡、枳壳、赤茯苓、炙甘草各五钱,大黄适量。为末,每服三钱,水煎服。治痰实壮热,胸中壅闷,卧则喘急。
五脏之风。《素问·金匮真言论》:“经有五风。”马莳注:“五风者,即八风之所伤也,特所伤脏异,而名亦殊耳。”
《卫生宝鉴》卷十三方。当归、藁本各半两,乳香、没药各二钱,黄丹、黄蜡各二两,琥珀、白芨各二钱半,胆矾、粉霜各一钱,白胶香三两,清油一斤,木鳖子(去皮)五十个,巴豆(去皮)十五个,槐枝、柳枝各一百二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