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即《经史证类大观本草》的简称。系大观2年(1108年)重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后所改的书名。其后的刊本也有改称《经史证类大全本草》。
【介绍】:见李维麟条。
病证名。指产后余血未尽,瘀阻所致的腹痛身热等症状。《肖山竹林寺妇科》:“产后血气痛,此乃瘀血未尽,腹中作痛,遍身发热,宜除去瘀血,而热自退。法用当归红花散(红花、当归、牛膝、三棱、莪术、川芎、紫菀、苏
病名。出《经效产宝》。又名产后血奔。因产后虚火上炎,恶露未尽,随火逆上以致余血奔心所致。症见心中异常烦闷,口渴不已。治宜通瘀降火。方用三合汤合芎归汤。若见心中虚热烦闷,气欲绝,方用大枣、茯苓、生姜、甘
①小儿推拿方法。操作方法有:①一手握住小儿肘部,一手挟住小儿手指,进行摇动。见《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又名摇肘。有通关顺气,补脾和血等作用。②捧住小儿头部耳前上方处,轻轻摇动。用于治疗惊风。见《
病名。《喉科种福》卷三:“此触天行瘟疫之气,致项肿咽痛,口内喉中皆现红色,痰涎秽浊,粘连不断,吐出热气,臭气喷人,甚有颈项头面俱肿,面目俱赤,北方尤多此病,俗人呼为虾蟆瘟,又名颅鹚瘟,亦名大头瘟。乃湿
病名。指发于股臀部的癣疾。见《外治寿世方》卷三。由风热湿邪侵于肌肤,蕴郁日久所致。或由霉菌传染而得。临症初起患处为丘疹或小水疱,渐向周围扩大而成红斑,边缘清楚、上有薄屑、痒甚,多发生股部内侧,时久可蔓
见《中药志》。为石莼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3卷。彭光卿辑。初刊于1941年。本书按雷丰《时病论》原意,分述时病的病证、治疗诸法及成方。编述以表格为主,治疗诸法用歌括加按语的形式予以阐析,条理比较清楚。1955年上海中医书局重印出版。
病名。即外症状如粟米样的一种喉风。见《喉科种福》卷四。多由肺胃蕴热,复感外邪所致。初病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继则咽喉肿,形如粟米,小于珍珠,根盘红赤而顶黄,散布于喉中,口内异常疼痛。治宜人参败毒散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