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学著作。1卷。元·王好古撰。撰年不详。本书重点论述药性理论,其中包括五脏苦欲补泻药味、脏腑泻火药、药象法类、用药心法、制方之法、用药分两及炮炙、汤药煎造、服药活法、汤液本草等。
痿证之一。见《证治汇补·痿躄章》。多由产后恶露未尽,或跌仆损伤,瘀血不消所致。症见四肢痿软,不能运动,兼见疼痛、脉涩等症。治宜活血行瘀为主。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或用归梢汤。参见痿条。
古代的官名。宋代开始设置以大夫为名称的医官,其官阶一般为六品至七品。其后直至清代,太医院官吏的职位相当于大夫,因此,太医院五品以下的医官都称大夫。在北方习惯称医生为大夫,并延用至今。
即却暑调元法,见该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僧人。一作昙峦,雁门(今山西代县)人。撰有《调气治疗方》一卷、《疗百病杂丸方》三卷,均佚。
眼科病证。指因风湿热而目病者,《证治准绳·杂病》:“初发时乃头风湿热,瘀血灌睛,睑硬睛疼等病失于早治;虽治,不得其法,遂致邪盛搏夹成毒,睥与珠通行胀出,如拳似碗,连珠带脑,痛不可当。先从乌珠烂起,后烂
本作。张口。《灵枢·本输》:“刺上关者,呿不能欠。”又:“刺下关者,欠不能呿。”
小儿推拿方法。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脚上诸穴图》:“仆参穴:治小儿吼喘,将此上推下掐,必然苏醒。如小儿急死,将口咬之,则回生,名曰:老虎吞食。”
证名。指便下赤白粘冻。《素问·至真要大论》:“火淫所胜,则温气流行,……泄注赤白。”详见赤白痢条。
病证名。指风邪入于肠胃而致的泄泻。见《症因脉治》卷四。主症为恶风发热,自汗头汗,头痛额疼,泻下水谷或清水。治宜解表利水,有表证者当散表,兼利小便。可用柴胡防风汤调五苓散,干葛防风汤调下六一散,防葛汤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