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张从正条。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七方。又名清心导痰丸。大黄(酒蒸)、黄芩各四两,煅青礞石、犀角、皂角、朱砂各五钱,沉香二钱五分,麝香五分。为细末,水泛为丸,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六十至七十丸,白水送下。治
泛指热邪深伏于体内的发热病症。出《素问·本病论》。《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若因外邪先受,引动在里伏热,必先辛凉以解新邪,继进苦寒以清里热。”伏热,章虚谷引申为伏邪。《重订广温热论·清凉法
病证名。指一种阴虚生内热的病症。《松崖医径》卷下:“劳怯者,多由气体虚弱,劳伤心肾,则阴虚而生内热所致。主在痰血水火不能既济故也。亦有外感六淫之气,失于祛散,以致乘虚入里,久不与治,遂成劳瘵。又有传疰
病名。见《外科理例》卷三。多因肝经湿热而致。症见阴囊红肿坚硬而痛,或阴囊湿痒,全身寒热,尿道口有色白如脓的分泌物。治宜清热利湿化浊,用龙胆泻肝汤化裁。
书名。2卷。清·孟文瑞辑。刊于1846年。本书为民间验方汇编。作者按所患疾病在人体的不同部位予以分类,所选方药大多简要易得。书名则取“爱民恤物”者为“有脚阳春”之典。
出《证治准绳·杂病》。即阴痫和阳痫。各详该条。
①《卫生宝鉴》卷十二方。人参、茯苓(去皮)、天南星、薄荷各半两,寒水石、白矾、半夏、姜屑各一两,蛤粉二两,藿香二钱半。为末,水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姜汤或温水送下,日三次。功能化痰坠涎,止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八卦配自然界八种物质现象命名者。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天廓。详该条。
病名。《喉舌备要》:“此症发时喉内四周红肿,在腑中左右有白膜、黄膜两片屈曲相缠,缠上者轻,缠下者重……此是肝肺发来之阴毒,治法不可大清。宜用甘桔汤治之。”或黄连温胆汤、粘子解毒汤等加减。参见缠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