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针刺伤膈膜。《素问·诊要经终论》:“中膈者,皆为伤中。”②伤及中焦脾胃之气。过食腻滞,或嗜酒无度,或过食高粱厚味,或劳倦过度而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
外治法。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九。即在未破皮之软组织损伤处用药物进行热敷,藉以达到散瘀消肿、活络止痛之目的。亦可用海桐皮汤为末装袋内热敷,或以食盐炒后热敷。以疼痛缓解为度。
《素问》篇名。齐与剂同,限剂、分剂的意义。本篇强调要根据病的部位而确定针刺的浅与深,必须有限度和分部,不然就是违反刺法,故名。
①指四时的平脉。即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素问·阴阳别论》:“四经应四时。”②寸关尺三部,每部各主四经脉。(如左寸心与小肠,右寸肺与大肠)。《难经·十八难》:“脉有三部,部有四经。”
《疡医大全》卷十三方。熟地黄二两,麦门冬、山茱萸各一两,远志、茯神、炒酸枣仁、柏子仁各三钱,五味子二钱,石菖蒲一钱。水煎服。治大病后或年老人之耳聋。
见本草经疏条。
【生卒】:1126~1202【介绍】:宋代著名藏医学家。又称小宇陀(或后宇陀)·元丹贡布。系老宇陀·元丹贡布第十三世孙。据载,八岁始学医,曾先后六次去印度求学。医著很多,曾用厘定后的藏文增补《四部医典
病证名。又称痰泻、痰泄。《症因脉治》卷四:“或泻或止,或多或少,或下白胶如蛋白,腹中漉漉有声,或如雷鸣,或两肋攻刺作痛,此痰积泄泻也。”详痰泻条。
眼科著作。又名《原机启微》。2卷。明初·倪维德撰,明·薛己校注。初刊于1370年。卷上论眼病病因及治则共九论;卷下论方剂配伍附40余方及方义的说明。薛己将此书收入《薛氏医案》时,将其本人之见闻和经验;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二。指因恼怒忧郁,肝郁生火,克伐脾胃所致的吐酸症。症见食入吐水酸馊,两胁刺痛,面红升火,脉多弦数。宜用柴葛平胃散、栀连平胃散等方。因脾胃虚寒、宿食、水饮、痰热所致者,亦属内伤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