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朱琏

朱琏

【生卒】:1910~1978

【介绍】:

现代针灸学家。江苏溧阳人。早年学习现代医学,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历任中国医大副校长、华北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中央卫生部妇幼保健局局长、中医研究院副院长兼针灸研究所所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在延安以任作田老中医为师,学习针灸,致力于研究针灸学,早在解放战争中即从事针灸的著述。全国解放后,即创办针灸疗法实验所。所著《新针灸学》,于1951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为针灸学中以中西医结合的观点进行研究的早期著作之一,曾被译为朝、俄等多种文字。数十年来,她还积极举办针灸人员培训班,培育人才,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

猜你喜欢

  • 不粘膝

    病证名。见《疡医准绳》卷六。作为鉴别髋关节前、后脱位证候之一。详胯骨出条。

  • 均姜

    见《本草纲目》。为干姜之别名,详该条。

  • 单骧

    【生卒】:十一世纪【介绍】:北宋医生。四川人。宋仁宗赵祯患病,单骧与孙兆共同诊治,因病情加剧受惩处,二子连坐。后经查明无罪。

  • 脚趾骱失

    病名。即趾关节脱臼。见《伤科补要》卷二。因跌扑所伤。局部肿胀、疼痛剧烈,趾骨突向一侧,活动受限。治宜手法复位,内服复元活血汤或七厘散,并用海桐皮汤温洗,配合功能锻炼。

  • 南大戟

    见《本草纲目》。即红大戟,详该条。

  • 土喜温燥

    借用五行学说以说明脾的生理特点。脾主运化,温燥则运化健旺,吸收正常。若水湿过盛或过食生冷,就会损伤脾阳,影响脾运;脾虚不运又会形成湿浊内停,导致小便不利、水肿和痰饮等病症。

  • 翰林医官院副使

    宋代医官职称。系翰林医官院中最高医官之副职,共2人,协助院使主管全院之工作。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 重暍

    古病名。指湿温误治的重症。《伤寒类证活人书》卷六:“两胫逆冷,胸腹满,多汗,头目痛苦,妄言,此名湿温也,……其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治在太阴。脾属土主湿,不可发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聋,不知痛所在,身青

  • 救阳

    挽救亡阳的治法。同回阳救逆。详该条。

  • 胸中烦热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胸中烦闷觉热。多属内热,如因外感则邪恋胸膈,症见发热,胸中烦闷,懊憹,宜疏表清热;表邪已解,余热未清所致胸中烦热,当清热除烦;内科杂证见胸中烦热,口舌糜烂,口渴尿赤,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