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补泻法之一。《难经·六十九难》:“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其法将井、荥、输、经、合五输穴按五行相生次序,分属木、火、土、金、水,又依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据病情的虚实,用补母或泻子的取穴方法来
书名。清·沈彤撰。全书对《内经》、《甲乙经》中所载人体骨骼的部位形象、名称、逐条加以译考、注释,并纠正前人论述上的一些错误。为中医骨骼解剖专著。收入《汉阳叶氏丛刻医类七种》中。
①根本,原本。与“标”相对而言,参见“标本”条。②运气学说术语,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称为“本”,参见“标本中气”条。③根源,引申为“出自于……”。《素问·至真要大论》:“本乎天者,天之气也。”④
病证名。见《金匮翼》。由于气机不畅,以致食物停滞而形成的脘闷,暖气等症状。治宜理气为主,兼以消导。参见伤食、积滞条。
【生卒】:1888~1975【介绍】:现代医家。四川梓潼人。十五岁开始学中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病强调辨证论治,讲求全面辨证,对望舌及切脉尤有心得。擅长治疗温病、妇、儿科疾病。1956年调卫生部中
【介绍】:清代医家。号澹庵。丹徒(今江苏镇江附近)人。世医出身,其先人何彦澄、何仁源、何绳源等,皆以医名。其父何金琇,亦以医名。游家藏医书甚多,继家学,通内、外、针灸等科,在当地颇有名望,常至外省出诊
病名。指经行前一周左右,出现有烦躁易怒,倦怠嗜睡,或失眠,头晕头痛,偏头痛,乳房胀痛,喉痛声嘶,胸闷,腰腹酸胀浮肿,腹泻,关节痛,荨麻疹,皮肤搔痒等症,随月经周期发作,月经走后骤然减轻或消失,故称。多
病证名。见《疡医准绳》卷六。是患肢呈现屈曲、内收、内旋畸型症状的概况。原载于《永类钤方》。即髋关节后脱位证候之一。详胯骨出条。
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卷八十八。即加减苏子桃仁汤,见该条。
病名。即颞骨部损伤。《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凡有跌打损伤……瘀血凝聚疼痛,或昏迷目闭,身软而不能起,声气短少,语言不出,心中忙乱,睡卧喘促,饮食少进。”治疗详见脑骨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