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论》:“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即透营转气。见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疔疮生于胁部者,证治见疔疮条。
【介绍】:清官吏。颖川(今河南许昌)人。公元1652年进士。喜好医方。因幼科最难调治,其中痘疹传变尤速,故留心辑访良方。后得《建松堂简易痘疹良方》,一名《济幼慈航》6卷,刊刻行于世。首绘儿面应身图,次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五脏镜源》4卷、《病源手镜》1卷,均佚。
即鼻毛。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甘遂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神识不安而四肢搐搦的证候。清·王伯伟《天花八阵》:“惊搐者,骇然而厥,目赤,牙紧,口,四肢搐搦也。盖因热极生风,风撼肝木,木来侮土,土受邪而归心,心神不安,故发惊搐也。”热病惊搐,属热极生
综合性医书。又名《医理不求人》。8卷。清·黄元吉撰于1833年。本书集作者十余年周游各地行医的经验。卷1~2脉法、医理及多种内科杂病;卷3~4内科医案;卷5眼科、外科及医案;卷6药性论;卷7经验杂方;
病名。痛同消。即三消。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详三消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清河(今河北省境内)人。崔彧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