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肘后备急方》。即痘疮。详该条。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杂病》。又名皮急紧小症、眼胞紧小、皮急。《张氏医通》卷八:“睥急紧小,谓眼楞紧缩,乃倒睫拳毛之渐也。若不因治而渐自缩小者,乃膏血精液涩耗,筋脉紧急之故。若因治而急小者,多因睥宽倒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谓人皮肤上,如蛇皮而有鳞甲,世谓之蛇身也。”又名蛇体、蛇皮癣、蛇胎。本病为胎传,婴儿出生后不久,皮肤即为灰色、干燥、粗糙,上有鳞屑,紧附皮肤,边缘翘起,状如蛇皮,触之有
综合性医书。6卷。清·蒋示吉撰于1663年。全书摘录《内经》及多家医书,分科整理而成。卷首证治总论,记述四诊、脉法、药性、治则;卷1~2内科杂症;卷3伤寒;卷4小儿科、妇科;卷五疡科。全书将各科疾病分
【介绍】:明代医家。字伯期。婺源大畈(今属江西)人。世医出身。屡考科举不中,改学医术,在黄山白岳山一带行医。临证精于治痘,认为痘科无死证,治不好,是医生之过。著有《痘科秘诀》,已佚。
红内红星舌之简称。详该条。
病名。即发于肩及上臂的附骨疽。《灵枢·痈疽篇》卷九:“发于肩及臑者,名曰疵疽。其状赤黑,急疗之。”参见附骨疽条。
注病之。《诸病源候论·劳注候》:“人大劳虚,而血气空竭,为风邪所乘,致不平复,小运动,便四肢体节沉重,虚噏啜乏汗出,连滞不差,小劳则极,故谓之劳注。”参见疰条。
病证名。小儿秋季感受湿邪而引起水泻。《幼科发挥》:“秋月得之,伤湿泻也。其证体重,所下溏粪,谓之濡泻,宜渗湿补脾、利小便,胃苓汤主之。或升麻除湿汤(升麻、柴胡、防风、神曲、泽泻、猪苓、苍术、陈皮、甘草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南开医院)。柴胡、黄芩各15克,茵陈30克,半夏、栀子、龙胆草、木香、郁金、生大黄(后下)、芒硝(冲服)各9克。水煎服。功能舒肝理气,通里利湿。治实火型急性胆囊炎,右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