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愿体医话

猜你喜欢

  • 气陷血崩

    病证名。属血崩症型之一。多因素体虚弱,饮食不节,或劳伤形体,以致脾虚气陷,血随下脱,冲任失固,发为血崩。症见出血色淡,质稀,困倦乏力,怠惰嗜卧,动则气短血下更多。治宜补气升阳为主,方用举元煎,或补中益

  • 恐伤

    指恐惧过度所致的疾病。《医醇賸义·恐伤》:“恐则气馁,骨节无力,神情不安,补骨脂汤主之。”参见恐条。

  • 素问

    又名《黄帝内经素问》,为《内经》组成部分之一。原书九卷,共81篇(魏晋以后只存8卷)。唐·王冰补注释此书时,改为24卷,并补入七篇“大论”,但仍缺刺法论、本病论二篇,经北宋林亿等校注后,成为今存的《素

  • 旋耳疮

    病名。指发生于耳廓根部的湿疮。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五。又名月蚀疮,月镟疮。由于胆脾二经湿热上蒸,或耳道流脓延及外耳所致。初起在耳后折缝间皮肤潮红,久则黄水淋漓,湿烂作痒,搔破则津血水,甚者耳后折缝裂开

  • 经行口糜

    病证名。亦称经前口疳。指每值临经或经行时口舌糜烂,每月如期反复发作。多由心胃之火上炎所致。若平素思虑过度,耗及心阴,胞脉属心而络于胞中,经期经血下注、心阴益虚、心火亢盛,上炎口舌,或肾精不足,虚火上炎

  • 气泄

    指气机失常而表现为外泄脱失的病理状态。为《内经》九种气机失常病证之一。《素问·举痛论》:“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本证除由于火热蒸迫、汗出过多而致气泄脱失外,大失血、大泻下等亦可致阳气泄

  • 佑王长寿经

    即《黄色比吉经函》。详该条。

  • 天元玉册

    运气学专著。一作《天元玉策》(见《郡斋读书后志》)。30卷。唐·王冰撰。《古今医统》称此书:“元诰《内经》之意,益之以五运六气之变。”已佚。

  • 乐疽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为无头疽生在肩前侧,腋窝上方,骨缝开合凹陷处者。为手厥阴心包络经血热气郁而成。开始如椒,渐长如鹅卵,按之疼痛彻骨。若溃脓及时,肿消痛减,脓稠者为顺证;久不溃破及溃后脓如清水,

  • 盘珠集

    中医丛书。清施雯(澹宁)等撰。收有《今运摘要》、《脉法大成》、《胎产证治》、《虚损启微》、《得配本草》等五种。现存清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