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思仲

猜你喜欢

  • 牙痛子

    见《本草原始》。为天仙子之别名,详该条。

  • 曹沧州医案

    书名。清·曹沧州撰。2卷。刊于1924年。上卷为内科杂证;下卷为五官、外科病证。曹氏擅治时症,论治多效法于叶天士。

  • 透脑疽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由督脉经火毒而成。生于百会穴前与囟门之间。初如粟米,渐如鸡子,坚硬疼痛。疮顶塌陷,根脚漫肿,色暗者属虚;若色红肿硬、顶尖脓稠者属实。速溃者顺,迟溃者为逆。治同外痈、有头疽。

  • 肝阳上逆

    即肝阳上亢。肝气以疏泄、畅达为顺,升泄太过则亢,亢则逆。若病证表现为上亢,则称上逆。此外,也有表现为横逆而乘脾,下逆则睾肿、疝痛等。参见肝阳上亢条。

  • 消痈散毒汤

    《丹台玉案》卷六方。青皮、浙贝母、天花粉各二钱,蒲公英一握,连翘、鹿角、当归各一钱半。水、酒各一盅,煎服。治乳痈,恶寒发热,焮肿疼痛。

  • 火郁喘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指火邪内郁所致的气喘。多由邪热内郁,肺气壅遏不宣而成。症见喘促、厥逆、神情闷乱等。《医贯·喘》:“又有一等火郁之证,六脉微,甚至沉伏,四肢悉寒,甚至厥逆,拂拂

  • 油肿赤硫丹

    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即五色丹。见该条。

  • 回生艾火

    艾灸法之一种,多用于急症。见《幼幼集成》卷一。其法以生姜切片如纸薄,大如指甲,贴尾闾穴,命门穴,以艾茸捼紧如绿豆大,安姜片上,用火灸之,每穴以三炷为度。灸完,另以姜片贴脐下阴交穴,如前灸之。此火不特小

  • 颧髎

    经穴名。代号SI18。出《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作权髎。别名兑骨。属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太阳之会。位于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布有面神经,眶下神经,面横动,静脉。主治口眼歪斜,眼睑瞤动,

  • 膈噎

    病名。《古今医鉴》卷五:“膈噎者,谓五膈、五噎也。”即噎膈。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