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心黄

心黄

三十六黄之一。①《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心黄者,目赤,舌上生疮,心闷喘急,多言无度,或笑或嗔,微微汗出,口干舌短,起卧不安,神思恍惚小便赤难,心下胀满,状如风火,悲哭,手乱捻物者难治。”治法生地黄饮子马牙消散等方。②《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面赤,口张,气喘,多惊,饶睡,手脚烦疼,舌上疮生,心下急闷,不欲饮食,舌缩口干,七八日内必发狂走,即是心黄。”治用柴胡汤并加灸法。参见黄疸有关条。

猜你喜欢

  • 青水

    古病名。十水之一。《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青水者,其根起于肝,其状先从面肿,而渐行一身也。”参见十水、水肿条。

  • 痟肾

    病名。三消之一。又名消肾。《太平圣惠方·治痛肾诸方》:“小便滑数,口干心烦,皮肤干燥,腿膝消细,渐至无力,熟干地黄散方。……治痟肾,肾气虚损,发渴,小便数,腰膝痛,肾沥圆方。”亦可选用白茯苓圆、肉苁蓉

  • 阴之绝阴

    绝,同极。一谓厥阴位于最里,厥阴经脉之行,其根起于足大趾端之大敦穴,由于两阴相合而无阳,故名。《素问·阴阳离合论》:“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二谓厥阴为三阴之尽。

  • 胃心痛

    证名。厥心痛之一。因胃病而邪上乘心所致。《灵枢·厥病》:“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胃心痛者,腹胀满,不下食,食则不消。”《张氏医通·诸痛门》:“胃心痛者,多

  • 于志宁

    【生卒】:581~659?【介绍】:唐代官吏。字仲谧,京兆高陵(今陕西高陵)人。唐太宗时近臣,656年(显庆初年),任仆射(宰相);657年,与李勣等组织修定本草,较其前代本草书新增药物一百多种,于显

  • 养神

    养生术语,即调节意识思维活动以保养精神,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古代养生家认为清心寡欲,保养精神,不使外越耗散,是养生的要旨。

  • 备全古今十便良方

    见近时十便良方条。

  • 槐连豆

    见《中药材手册》。为槐角之别名,详该条。

  • 舌心

    即舌中。详该条。

  • 水禁

    出《痘疹经验良方》。禁疮之一。痘疮将出,毒气方炽,误食生冷,以致毒停皮肉之间,隐隐有红点,或于头面、两胁、手足之际,发有水泡。如冷气在内,则腹痛肚胀;冷气在外,则发热恶寒,称为水禁。治以温经散寒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