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即白秃疮,见该条。
出《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即阴脏。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南沙参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即红丝疔,见该条。
病证名。小儿内有积热所致的痫证。《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五卷:“夫小儿热痫者,由气血不和,内有积热之所致也。”其症口眼相牵,手足抽掣,腰背强直,口中吐沫,鼻里作声,颈项反张,壮热啼哭。治宜退热除痫。用羚角
病名。即下搭手。见该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该条。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手臂痛痧》:“手臂有痧,攻及脏腑者为紧痧,不攻脏腑者为慢痧。慢痧之症,惟刺手臂,紧痧之症,兼服痧药。”参痧条。
【介绍】:三国时期吴国医生。吴将吕蒙的随军医生。
病名。即疠风中的亸曳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