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诸汗

小儿诸汗

病证名。汗液无故而出者,是由人体阴阳偏胜所致,小儿稚阴稚阳,故易阴阳偏胜偏衰而致汗证。常见者有自汗盗汗两类:《幼科发挥》:“小儿纯阳之体,头者诸阳之会,心属火。头汗者,炎上之象也,故头汗者,乃清阳发越之象,不必治也。自汗者,昼夜出不止,此血气俱热,荣卫虚也,宜当归六黄汤主之。盗汗者,梦中自出,醒则干也,其病在肾,宜当归六黄汤加止汗散主之。”《婴童百问》:“凡初生至周晬之儿,不可自汗。自汗则亡阳气怯,脉虚神散,惊风有作。凡乳幼自汗,切勿止之,宜用白术二钱半,小麦一撮,煮令干,去麦为末,煎黄芪汤调与服,以愈为度。”

猜你喜欢

  • 收生

    即接产。

  • 唐容川

    【介绍】:见唐宗海条。

  • 乌泡叶

    见《湖南药物志》。为乌泡刺叶之简称,详该条。

  • 虚淋

    病名。见《证治汇补·下窍门》。①指肾虚精败之淋证。多因男子精未盛,老人精已衰,而为房劳所伤,致肾虚精败成淋。其证大小便牵引而痛,愈痛则愈便,愈便则愈痛。治宜温补。用《金匮》肾气丸,或生料鹿茸丸。②即劳

  • 气急喘

    证名。指喘急无痰。《丹溪心法·喘》:“气急喘者,呼吸急促而无痰声。”参见气喘条。

  • 心蔽骨

    即蔽心骨。详鸠尾骨条。

  • 转膝

    练功方法名。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两下肢并立,上身前倾,微躬其腰,双手掌分按于两膝,旋转活动膝关节。适用于治疗膝部疾患。

  • 建里

    经穴名,代号RN11。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位于腹正中线,脐上3寸。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臂上、下动脉交界处的分支。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腹痛,肠鸣,泄泻,水肿,食欲不振;以及急慢性胃炎等。直

  • 胡桐碱

    见《本草纲目》。为胡桐泪之别名,详该条。

  • 丁泽周

    【生卒】:1864~1924【介绍】:清末至民国时期医家。字甘仁,江苏武进孟河人。曾在上海等地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女子中医专门学校等,培养中医人材。民国时期上海等地有不少著名中医,曾随从丁氏学医。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