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聋哑

小儿聋哑

病证名。本证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其中多数是由于在幼小时候因病丧失听觉,无从学习语言因而成聋哑。先天性者,幼小即两耳失聪,不能语言。《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发惊癎后,六七岁不能语言。”《丹溪心法》:“耳聋皆属于热。”说明聋哑系由热病或发惊后,经络气机阻滞,致窍闭不通,不能闻声所致。经脉循行到耳部的主要有手太阳手少阳足少阳三经,故治疗主要以疏通、调理这些经脉的气机为主。针灸听会听宫耳门翳风瘈脉百会中渚眩晕风池;语蹇配痖门廉泉鼻塞迎香合谷。一般以尚有残余听觉者,治疗效果较佳。

猜你喜欢

  • 毛姜黄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姜黄,详该条。

  • 瘠(ji 脊)

    身体消瘦虚弱。《素问·五常政大论》:“其久病者,有气从不康,病去而瘠。”

  • 陈乾疽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陈乾疽发两肩及两臂。三四日痛不可动,五十日身热而赤,六十日可刺,……。”证治同肩疽。详该条。

  • 半产

    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即小产,详该条。

  • 背恶寒

    证名。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指背部有寒冷感觉。《张氏医通》卷三:“背为阳位,背上恶寒,阳受病而阴邪亢逆也。其病有七。一者暴中阴寒,四肢厥冷而背恶寒,脉必沉细,附子汤温散之;一者素禀阳衰,而背

  • 不嗜食

    证名。指自觉饥饿,但不欲食。多由寒湿阻胃或脾胃运化失常所致。《灵枢·大惑论》:“胃气逆上,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治用平胃丸、泻脾丸、茱萸丸、升阳益胃汤等。

  • 泡花草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野芝麻之别名,详该条。

  • 胯骨骱脱臼

    病名。见《伤科大成》。即髋关节脱臼。详胯骨出条。

  • 黄连三七

    见《四川中药志》。为羽叶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 蟠蛇疬

    病名。见《疡科准绳》卷三。又名蛇盘疬。为瘰疬绕项串生,如蛇盘绕。参见瘰疬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