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中风

小中风

病名。指头晕眼花、跌仆不知人事而随即恢复者,不似中风之跌仆昏迷不醒、肢体瘫痪。《景岳全书·杂证谟》:“但忽运而忽止者,人皆谓之头运眼花;卒倒而不醒者,人必谓之中风中痰。不知忽止者,以气血未败,故旋见而旋止,即小中风也。”本病相似于一过性脑缺血,参眩晕、中风条。

猜你喜欢

  • 白云母

    见《备急千金要方》。即云母,详该条。

  • 泻青

    即泻肝。详该条。

  • 阳和膏

    即阳和解凝膏,见该条。

  • 药引

    指引经药。即方中的使药。又称引经报使,某种药物对某经络脏腑及身体部位有特殊作用,可引导药力直达病所。如治太阳经病用羌活、防风;阳明经病用升麻、葛根;少阳经病用柴胡。咽喉病用桔梗;上肢病用桑枝,下肢病用

  • 腹痛夜啼

    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即寒夜啼。详该条。

  • 中极

    ①经穴名。代号RN3。出《素问·骨空论》。别名玉泉、气原。属任脉。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4寸(《针灸甲乙经》)。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

  • 气痰

    痰证之一。①即燥痰。《医宗必读·痰饮》:“在肺经者,名曰燥痰。又名气痰。”参见燥痰条。②指梅核气类病证。《医学入门》卷五:“七情痰滞咽膈,多胸胁痞满,名曰气痰。”又“七情郁成,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形如

  • 痰泄

    病证名。见《医宗必读·泄泻》。即痰泻。详该条。

  • 子夜

    即午夜。详十二时条。

  • 髓中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四满。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