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又名穿腮。即骨槽风。详该条。
病证名。五般聤耳之一。耳内腥臭,多由澡浴水入耳中,水湿停留,搏于气血,酝酿成热所致。治法见伍耳条。
【介绍】:见马莳条。
【介绍】:东汉时巫医。汝南(今河南汝南)人。《后汉书》有其传记。
《疡医大全》卷二十七方。大黄、白芷、槐花、川芎、防风一两,乳香、没药、木香、沉香各三钱,苍术二两,草乌(半生,半煨)、细辛、苦参各一两五钱,麝香五分,浮萍三两。为细末,用麻黄煎膏,加炼蜜为丸,每丸重二
指下眼睑,又称目下弦。见目弦条。
《外科精要》卷下方。黄芪八两,木香、肉桂、沉香、乳香各一两,当归三两,绿豆末四两。为细末,用姜汁绿豆粉糊为丸,熟水送下。治针砭所伤,恶寒发热,脓水不止,肌肉不生,疮口不敛。
参见小儿则条。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攒竹,见该条。
眼科病证。见《审视瑶函》。本证经常气轮丝脉纵横,稀密粗细不等,甚者羞明隐涩泪出,或痒或痛,亦或不痛不痒,只是昏朦,久而不愈。即赤丝乱脉证,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