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乌桕木根皮之别名,详该条。
旃,音毡,zhān。见《药物学大成》。为番泻叶之别名,详该条。
出《奇效良方》。即天牛,详该条。
病名。《证治准绳·杂病》:“其色白中带黑,或带青,或焦黄,或微红,或有细细赤脉绊罩。有丝绊者,则有病发之患。以不发病者论,大略多者粉青色,结在风轮边傍。大则掩及瞳神。掩及瞳神者,目亦减光。……其病是蟹
病证名。见《异授眼科》。指宿翳之顽固不易消退者。参见宿翳条。
《灵枢经》篇名。本篇详述卫气在一日中运行全身的情况,指出白天行子阳二十五周次,夜间行于阴二十五周次,故名。内容强调根据疾病属阴属阳的性质,配合卫气运行的规律来针刺治疗的重要性。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龙胆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即髋骨。详该条。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有《产乳十八论》一书,已佚。
病名。五脏水肿病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多因肺失宣肃,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所致。临床特征为浮肿,大便鸭溏。治宜宣肺利水,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或麻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