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增损五积丸

增损五积丸

医学入门》卷七方黄连(肝积五钱,脾积七钱,心、肺一两半),厚朴(肝、心、肺五钱,脾、肾八钱),川乌(肝、肺一钱,心、肾、脾五分),干姜(肝、心五分,肺、肾一钱半),人参(肝、脾、肺二钱,心五分),茯苓一钱半,巴豆霜五分。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初服二丸,渐加至大便微溏为度。治积块。如肝积,加柴胡一两,皂角昆布各二钱半,川椒四钱,莪术三钱;心积,加黄芩三钱,肉桂茯神丹参各一钱,菖蒲五分;肺积,加桔梗三棱天门冬青皮陈皮白豆蔻各一钱,紫菀、川椒各一钱半;脾积,加吴茱萸、黄芩、砂仁各二钱,泽泻茵陈各一钱,川椒五分;肾积,加延胡索三钱,苦楝肉、全蝎附子独活各一钱,泽泻、菖蒲各二钱,肉桂三分,丁香五分;秋冬加厚朴一倍,减黄连;觉热加黄连;觉闷乱,加肉桂;气短减厚朴。

猜你喜欢

  • 鸡眼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一。即肉刺。详该条。

  • 楼全善

    【介绍】:见楼英条。

  • 小泽兰

    出《雷公炮炙论》。即泽兰,详该条。

  • 痈肿

    由气血受邪毒所困而壅塞不通,引起局部肿胀的症状。《素问·生气通天论》:“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灵枢·痈疽》:“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

  • 外感寒邪泻

    病名。见《症因脉治》卷四。指感受寒邪所致的泄泻。如寒邪直中三阴经者,症见恶寒身痛,不发热,口不渴,小便清白,腹中疼痛,泄下水谷,脉多沉迟,宜用理中汤、真武汤等方。若肠胃有热而寒邪外束,则泻而恶寒、发热

  • 外台秘要

    书名。40卷。唐·王焘撰于752年。本书汇集初唐及唐以前的医学著作。“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新撰者向数千百卷”(自序),进行了编选整理。卷1~2伤寒;卷卷3~6天行、温病、疟病、霍乱等;卷7~20心痛

  • 冲道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即神道,见该条。

  • 半产恶露不下

    病证名。半产即小产。指由于小产造成的恶露不下。参见产后恶露不下条。

  • 欧阳叔坚

    【介绍】:见欧阳植条。

  • 产后危证

    宋·薛轩《坤元是保》:“产后危证有四:呕吐、盗汗、泻痢、喘息是也。并见者死,仅见者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