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经八脉之一。出《灵枢·寒热病》。其循行路线,据《难经·二十八难》载:“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本脉自足跟外侧的申脉穴起始,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沿股部外侧,经髋、胁,至肩膊外侧,沿颈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三。指先有经闭而后发生肢体肿胀者。病因寒湿伤于冲任,血壅经隧,气机不行,以致经脉不行,经血分而为水,流入四肢。症见先经闭而后出现水肿,治宜调经为主,其肿自消。方用调经散
指五脏失去藏守精气神的功能,出《素问·脉要精微论》。五脏不能藏守精气神,说明其脏气衰败,功能丧失,为病情危重的表现,故“失守者死。”
见《药材学》。为大戟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末医家。人称“绮石先生。”业医,尤长于虚劳一门。曾校前贤之书几千百家,得其精萃,参以己验,集成《理虚元鉴》两卷。书中提出治虚劳有“三本”,即本于肺、脾、肾三脏;“二统”,即分阳虚和阴虚。其
病名。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多由心经蕴热日久或风热外侵,内外合邪所致。症见大眥睛明穴附近隆起疮核,红肿疼痛,能波及胞睑及颜面部,甚至溃脓穿孔,并可身发寒热。穿孔久不愈者可为瘘。相当于今之急性泪
见《温热经纬》卷四:“肺经之结穴在耳中,名曰龙葱,专主乎听。”指听功能。
【介绍】:明代医家。字叔卿。关中(陕西)人。曾据王肯堂《证治准绳》中女科部分,编成《济阴纲目》,门分类别,有纲有目,流传较广。武氏另有《济阳纲目》一书刊行。
病证名。指感受暑邪热毒之气所致的失血。《金匮翼·诸血统论》:“暑毒失血者,脉大气喘,多汗烦渴,盖心主血,而暑气喜归心也。”平素嗜酒及阴虚者多见之。治宜清暑解毒。用《局方》枇杷叶散,或《千金》治酒客瘟疫
【介绍】:明代医家。休宁(今安徽休宁)人。名医孙一奎之子,曾与弟孙朋来共同整理编辑孙一奎的《孙文垣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