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喉癣

喉癣

病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又名天白蚁肺花疮。喉癣发于咽喉咽喉生疮或腐溃。以其形似苔藓故名。多由①肝肾阴虚虚火上炎阴液被灼而成。《景岳全书》:“喉癣证,凡阴虚劳损之人多有此病,其证则满喉生疮红痛,久不能愈,此实水亏虚火证也。”②过食炒煎炙煿,醇酒厚味,胃中积热胃火蒸肺所致。《医宗金鉴》卷六十六:“喉癣咽干生苔藓,初痒时增燥裂疼,过饮药酒五辛火,霉烂延开蚁蛀形。”③杨梅疮毒上冲,结于咽喉,亦可发喉癣。其症咽喉初觉干燥,痒而微痛,上有青白斑点,或如芥子大,或如绿豆大,或色暗晦,满喉红丝缠绕。“如哥窰纹,如秋海棠叶背后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日久渐腐烂,腐衣叠若苔藓,吞咽疼痛,晨轻暮重,至夜尤甚,潮热盗汗,声音嘶哑。治法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汤四物汤等加减。清热解毒、利咽喉。用广笔鼠粘汤加减。清血解毒。可选用杨梅一剂散外吹凤凰散(凤凰衣儿茶胆南星橄榄核等分,为细末,每二钱加冰片三分)。

猜你喜欢

  • 气口

    即寸口,脉诊部位。《素问·经脉别论》:“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故将气口称为寸口。详寸口条。

  • 太阴经病

    病证名。指太阴经受邪引起的疾患。亦称太阴经证。宜辨虚实。《医学心悟·太阴经证》:“太阴经病,自古混同立言,故方药多错乱,今细按之,有三法焉。夫太阴有传经之邪,有直中之邪,有误下内陷之邪,不可不辨也。如

  • 息鼾(hān 酣)

    即鼾声。睡时发出的呼吸粗鸣声。正常人属生理现象。病理性的可见于昏迷病人,痰阻心窍;或见于温热病人,热壅于肺,痰阻气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

  • 九信菜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了哥王之别名,详该条。

  • 肩解

    ①人体部位名。指肩关节。《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出肩解,绕肩胛。”②穴位名。《素问·气穴论》:“肩解二穴。”王冰注:“谓肩井也。在肩上陷解中,缺盆上,大骨前。”又《素问·气府论》:“肩解各

  • 交接出血

    病名。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八。亦名交结出血、交感出血。指性交出血。多因肝火妄动不能藏血,脾虚不能摄血,或交媾损伤所致。治宜调补肝脾。方用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加伏龙肝。应检查局部有无损伤及病变,可用中西医

  • 暴郁

    指气候反常,六气郁积,使人致病。《素问遗篇·刺法论》:“升降不前,气交有变,即成暴郁。”

  • 经行指(趾)痛

    病证名。指经行时,指趾疼痛,经后自消。多因寒凝气滞血瘀,肢端血脉受阻所致。症见指、趾胀痛,肿胀触痛、麻木发冷或兼有少腹、胸胁胀痛,经血色暗有块,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温经。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 伤中

    ①针刺伤膈膜。《素问·诊要经终论》:“中膈者,皆为伤中。”②伤及中焦脾胃之气。过食腻滞,或嗜酒无度,或过食高粱厚味,或劳倦过度而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

  • 阴中之少阴

    指足少阴肾经。《素问·阴阳离合论》:“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张志聪注:“少阴乃一阴初生之气,故为阴中之少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