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表现为听觉不清,反应迟钝。多由湿浊上蒙,肝胆实火或肾虚而精气不得上承所致。《素问·至真要大论》:“心痛耳聋,浑浑焞焞。”《灵枢·经脉》:“病耳聋浑浑焞焞。”
诊断学专著。8卷。清·林之翰撰于1723年。作者以《内经》色脉并重为据,抉取古今有关四诊名著的精微编纂而成。其中望诊包括面部气色、五官、口齿、爪甲、舌诊、体表诸部以及小儿指纹、虎口纹等的辨识;闻诊以听
眼科病证。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按《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对眼之八廓定位,地廓位于肉轮,即胞睑。故胞睑向外翻倾又称地倾。即风牵睑出,详该条。
方书。不分卷。清张朝震(东川)撰。刊于1888年。分小儿科、女科、男科杂症三门,收录验方96首,颇多个人临证心得。现存初刻本,建国后有排印本。
【介绍】:明代医生。江苏人。祖父念山,父亲纯山都是医生。他承继家传以医业,著有《伤寒辨略》一书,已佚。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头眩》。又称湿晕。因感受湿邪所致。症见头重眩晕,鼻塞声重,呕吐痰涎,身体沉重等。治宜散湿化湿为主。可用除湿汤、渗湿汤、芎术除眩汤等方。伤湿头运又有寒湿与湿热之分。详寒湿眩晕、湿热
【介绍】:元末明初医生。松阳(今属浙江)人。医术精湛,尤擅针灸及外科手术。如一人患瞽十年,周用针从眦入睛背,掩其翳下之,目即能辨五色,一妇患狂症,刺其十指端出血而愈;有女患瘰疬,颈项腋下有瘘十九窍,周
见《重庆草药》。为香椿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学摘粹条。
①大肠末段,以其直通肛门,故名。②承筋穴之别名。见《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小腿后面,当腘横纹中点直下5寸处。③古病名。又称直肠泻。《证治要诀·大小腑门》:“药食方入口而即下者,名曰直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