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发颐

发颐

病名。①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腮颔发颐发汗毒。由患伤寒温病发汗未尽或疹形未透,以致余毒壅积而成。初起身发寒热,颐颔之间(腮腺部位)一侧肿如结核微热微痛,渐肿延及患侧耳之前后,疼痛日增。若溃后脓出臭秽,毒气内陷,肿延咽喉,痰涌气堵,汤水难咽者危。治法:早期清热解毒兼表散,服普济消毒饮之类,外敷金黄膏。酿脓时,宜托里透脓,服透脓散。脓成时切开排脓。若现危证,宜清营解毒,泄热化痰,用清营汤加味。②见明《医学入门》卷六。锐毒之又名。见该条。

猜你喜欢

  • 星香散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三方。天南星、木香。为粗末,加生姜,水煎服。治昏迷痰塞,牙紧似中风,经治余痰未平者。

  • 保赤新书

    儿科著作。①清·任赞撰。2卷。刊于1789年。上卷论儿科诸病诊法及证治;下卷治疗方剂,系作者选辑前人儿科论著并附个人心得写成。②恽铁樵撰。8卷。本书主要介绍种痘和痧疹、惊风二病的病因和治法。作者用通俗

  • 合剂

    中药合剂为中药复方的水煎浓缩液,或中药提取物以水为溶媒配制而成的内服液体制剂。是在汤剂基础上发展和改进的,并保持了汤剂用药特点,服用量较汤剂小,可以成批生产,省去临时配方和煎煮的麻烦。

  • 九丹

    古代道家炼丹的九种丹药。《抱朴子内篇·金丹》“九丹者长生之要。”九丹包括丹华、神符、神丹、还丹、饵丹、炼丹、柔丹、优丹、寒丹等。

  • 夏脉如钩

    脉应四时之象。夏季阳气旺盛,万物成长,正常脉象亦呈现洪大,其势急升缓降,如洪水之来盛去衰。《素问·玉机真脏论》:“夏脉如钩……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

  • 心脾郁

    郁证之一。多由忧思过度,以致心脾气机郁结不舒。《类证治裁》卷三:“心脾郁,怔忡崩漏,归脾汤。”参见五脏郁证条。

  • 脸停瘀血

    病证名。《银海精微》:“此乃肝气凝滞,脾胃停风湿也,或因天行赤眼之后,……不能调养,使血凝于胞睑之间,名曰瘀血。治之须番上下胞睑,劆洗瘀血至尽。宜服退赤散、当归散。”

  • 金匮玉函要略方

    见金匮要略方论条。

  • 半夏桂枝甘草汤

    《类证话人书》卷十七方。半夏、桂枝、炙甘草各等分。为粗末,每服四钱匕,加生姜四片,水煎放冷,少少含咽。治寒邪中人,邪伏少阴,咽痛,下利,脉微弱者。

  • 伤暑腹痛

    病证名。指暑伤气分,脾经郁滞所致的腹痛。《杂病源流犀烛·腹少腹病源流》:“暑伤气分,长夏腹胀,食减、微痛,宜调脾疏肝。宜人参、广皮、白芍、茯苓、谷芽、益智仁。”《医钞类编·腹痛门》:“盛暑而痛,或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