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发汗法

发汗法

治法。即汗法,详该条。

猜你喜欢

  • 落草

    见《外台秘要》卷三十三。指婴儿娩出。

  • 癖热

    病证名。见元·朱震亨《幼科全书》。由乳食不消,伏结于内,致成癖块而引起的发热。症见癖块结于胁下,按之则痛,发热不规则,或伴有腹胀、呕吐。治宜疏肝和胃。用四逆散合温胆汤加鳖甲,或配合服疏肝理脾丸。

  • 药性通考

    书名。8卷。原题太医院手著,实为清·刘汉基所撰。约成书于19世纪中期。卷1~6药性考,共载药415种(不分类),介绍其性味主治,颇多作者的经验与见解;卷7~8集录神效单方,列述黄疸、鼓胀、六郁、痹症等

  • 胸胁痛

    证名。出《素问·刺热论》。多见于少阳病及肝胆疾患。·《诸病源候论·胸胁痛候》:“胸胁痛者,由胆与肝及肾之支脉虚,为寒气所乘故也。……此三经三支脉,并循行胸胁,邪气乘于胸胁,故伤其经脉,邪气之与正气交击

  • 阴毒喉痹

    病名。《焦氏喉科枕秘》:“此症冬日感阴湿火邪而起,(咽喉)肿如紫李,微见黑色,外症恶寒身热,振动腰疼,头痛。”治宜以化毒丹、苏子降气汤等加减。

  • 葫芦罐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马兜铃之别名,详该条。

  • 康平伤寒论

    见古本康平伤寒论条。

  • 刘词

    【介绍】:宋代人。著有《混俗颐生录》二卷,已佚。

  • 五眼果

    见《广西中草药》。为广枣之别名,详该条。

  • 心漏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中。即井疽之成漏者。见井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