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出《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指大病后因体虚而多汗。参病后多汗条。
两大腿之间的部位。
上、下唇交会处。因在口的两侧,故称。
形容小儿身体当长,但阴精尚未充盈的生理特点。阴未足则不足以充养阳气,故小儿既为稚阴之体,也是稚阳之体。参见稚阳稚阴条。
病证名。即小儿因胃中虚冷而致的呕吐。元·朱震亨《幼科全书》:“寒吐食不化,不恶食。”小儿脾胃嫩弱,寒气易伤,或母体受寒而吮其乳,以致吐时少而吐出物多,吐出物为青涎夹奶,四肢不温。治宜温中化食。用香砂六
出《简易草药》。为徐长卿之别名,详该条。
金代医官职称。为该院低等医官,位处同监之上、提点之下。参见御药院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肉桂,详该条。
见《证治准绳·类方》第三册。即大黄散第一方,见大黄散条。
【介绍】:见戴天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