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禾髎条。
《增补万病回春》卷七方。木鳖子、穿山甲、川乌、甘遂、甘草、当归各八钱,黄丹八两,硇砂三钱,麝香一钱,芦荟、阿魏、硼砂、皮硝、水红花子各五钱。前六味用香油一斤熬成灰,滤去滓,再慢火熬至滴水不散,下黄丹,
书名。20卷。日华子撰。掌禹锡称此书“开宝中四明人撰,不著姓氏”。原书已佚,部分佚文见于《证类本草》等书中。
见《景岳全书·外科钤古方》卷六十四。水红花(或子)不拘量。以水熬膏,水或酒调服;外敷痞块处。治痞块。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医家。字桂岩,又字廷豹。浙江萧山人。先为儒生,能诗,通医,尤专于痘疹。著有《博爱心鉴》一书。主张治疗痘疹贵于气血充足,治疗偏于补气血,对于表里虚实的辨证不够重视。
【介绍】:唐代眼科医生。同州(今陕西大荔)人。祖、父均以精针拨白内障术名世。公元837年治杜眼病,诊断为白内障,谓须年后,脂老硬如白玉时始可手术。至至,法以针旁入白睛穴上,斜拨去之,如蜡塞管,蜡去管明
古病名。即疠风。又称癞。《世医得效方》卷十三:“疠风……即大风恶疾,癞是也。”详疠风条。
①经穴名。代号RN16。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位于胸正中线,平第五肋间隙。布有第六肋间神经前皮支和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主治胸胁胀满,呕吐,呃逆,噎膈,以及心绞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
书名。8卷。清·雷丰撰于1882年。此书专论时病(指四时感受六气为病),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的理论,分述春温、风
见《新疆药材》。为刺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