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分类草药性》。为碧桃干之别名,详该条。
中药炮制法之一,亦称焙。用微火加热,使药物干燥的方法。如菊花、金银花等放在烘房或烘柜内,使药物干燥而不焦黑。空气潮湿时,可用此法防潮。
见《寿世保元》卷七。即紫苏饮,见该条。
病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经血来潮过期不止。治疗参见月经过多、经漏条。
指纹淡红,隐而不露,多属虚寒。
又称直中三阴。指伤寒病邪不经三阳经传变而直接侵犯三阴经,起病即见三阴经证候而无三阳经证候,如腹满吐利,肢冷脉迟,口不渴等(清·尤在泾《伤寒贯珠集》)。
见《滇南本草》整理本。为臭灵丹之别名,详该条。
与脉象相应的病症。如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迟脉主寒证,数脉主热证等。
【介绍】:见薛雪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水杨梅之别名,详该条。